new

第十四届文博会中丝园分会场圆满落下帷幕

发布时间:2018-5-24 0:00:00

5月14日,第十四届文博会圆满落下帷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本届文博会中丝园分会场不折不扣的主角。一场圆桌峰会和系列讲座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的发展出谋划策,京剧、木偶戏、旗袍秀等演出异彩纷呈,十八项非遗技艺同台竞技,二十个创意摊主PK创意,中丝园打造了一场独具特色的非遗盛会。

     5月14日,第十四届文博会圆满落下帷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本届文博会中丝园分会场不折不扣的主角。一场圆桌峰会和系列讲座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的发展出谋划策,京剧、木偶戏、旗袍秀等演出异彩纷呈,十八项非遗技艺同台竞技,二十个创意摊主PK创意,中丝园打造了一场独具特色的非遗盛会。

 
政府组团参观考察中丝园
    “一带一路”是本届文博会的热词。与“一带一路”承载着共同历史符号的中丝园,也自带吸引力,甘肃省考察团一行70余人莅临中丝园参观考察,珠海市、绵阳市、呼和浩特市、太原市等政府组团也纷纷来园参观交流。各地政府代表团对中丝园的运营模式表示赞赏,对中丝园十年如一日推动丝绸产业的发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表示肯定。
 
 
 
 
圆桌峰会和系列讲座获好评
    11日上午,中丝园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为切入点,举办“聚焦大湾区,共话新机遇”的圆桌峰会。之后,“丝绸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系列专题讲座也在园区展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袁宣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设计学院院长裘海索,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馆长葛建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文等专家学者先后分别为市民带来了主题为《刮浆蓝染的前世今生》、《中国传统丝绸纹样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表达》、《当丝绸遇到了水彩》、《博物馆的运营和创新》、《非遗传统与创新设计》的系列讲座。讲座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互动环节气氛热烈,观众争相提问交流,原本一个小时的讲座时常延长至90分钟仍意犹未尽。
 
 
 
 
   本次圆桌峰会和系列讲座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进一步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到了行业协会、高校师生和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春天来了》旗袍斩获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13日下午,第十四届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评选结果正式出炉。中丝园中华旗袍馆馆长唐光艳设计的体现深圳精神的《深圳您好!》系列之《春天来了》旗袍斩获金奖。该作品为白色真丝素皱缎面料的苏绣手工旗袍,作品巧妙融合了深圳的代表性元素三角梅、拓荒牛,以及富含春意的垂柳、燕子,从主题、创意、工艺、设计等方面寓意深圳经历改革开放四十年将迎来新的“春天”。 这是中丝园首次获得该奖项,也是文博会和业界对中丝园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肯定和支持。 
 
 
 
 
非遗表演互动趣味多人气足
      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设计学院院长裘海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文,中丝园中华旗袍馆馆长唐光艳共同带来“百年华装,万象未来”旗袍秀为本次文博会展开绚丽开篇,接下来的京剧专场、木偶戏专场、旗袍太极韵专场掀起了非遗表演旋风,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让市民大呼不虚此行。
 
 
 
 
 
 
    除了展览展出表演,中丝园还别出心裁的加入了非遗互动元素,让非遗生动鲜活起来。吹糖人是一种传统手艺。老艺人吹出的糖人惟妙惟肖,煞是可爱,引得大批市民纷纷围观,啧啧称赞,孩子们更是兴奋异常,纷纷上前尝试,现场童趣盎然欢乐一片。手绘脸谱摊前人群络绎不绝,大小朋友都跃跃欲试,尽情绘画展示天赋。扎染体验区热闹异常,深圳各区幼儿园和科普教育机构的小朋友、《深圳晚报》的小记者纷纷加入体验的队伍,在玩学中感受传统手工制作的魅力。而首次举办的创意市集人头攒动超级火爆,第一次来中丝园当摊主的袁先生,其速成漫画更是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以致一整天不停的接单作画。他开心地表示有机会还将参加中丝园举办的类似活动。
 
 
 
 
    中丝园希望通过本届文博会举办的一系列非遗活动,通过论坛、讲座、表演、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市民了解非遗,走进非遗;使非遗走进生活,走向未来。
 
 

网友留言:

标题:

留言:

                 公司简介 | 新闻报道 | 企业历程 | 丝绸文化 | 网上商城| 全国布局|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中丝园)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