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访中丝园郑董:打造中国首席丝绸文化服务平台

作者:江骁来源:千龙网发布时间:2009-5-13 15:35:52

  问:请问中丝园项目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启程的?

  答:近年来,深圳确立并实施了“文化立市”战略,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继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和物流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

  丝绸是中国文化的典型象征,是世人心中的奢华符号,“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从产业现状来看,全球丝绸约75%来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丝绸、化纤的最大生产国,产量分别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5%和50%,中国丝绸文化产业依然主导着全世界丝绸产业链的前端,成为国际丝绸市场的“原料输出国”及加工大国。

  然而长期以来,国内许多丝绸纺织企业多分散各处,没有真正专注于丝绸文化品牌建设的文化基地,在发展中更是“重外轻内”,过分依赖订单,从而导致了“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知名度”的尴尬地位,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也充斥着无品牌、低附加值的丝绸服饰及制品。

  继承和弘扬中国深厚的丝绸文化,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也是中国丝绸产业振兴、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贸型丝绸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处在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对丝绸企业来说,抓紧调整市场结构、创新产品、打造品牌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共识。国家“扩大内需、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系列措施和政策出台,更加坚定了我们为丝绸产业长远发展服务的信心。去年12月20日,中国丝绸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在南岭召开,共议行业发展对策和出路。同期,深圳庆鹏集团与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强强联合打造的“中国首席丝绸文化服务平台”——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就这样在行业的共同期待下和媒体公众的关注下启动了。

  问:作为本届文博会的分会场,您认为中丝园对于文博会以及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带来哪些重要影响?

  答:文博会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的文化产业盛会,丝绸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最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之一,需要借助在这个盛会上有所体现。从文博会本身来说,引入以中丝园为分会场的“中国丝绸文化”为主题的展示交流活动,是填补了文博会这一盛会本身的一个空白和遗憾,可以真正成为历届中种类最齐全、文化含量最高的文化博览交易会。

  中丝园成为今年文博会的分会场,在文博会期间对外正式开园,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向深圳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完美呈演一场中国丝绸文化的饕餮盛宴,再现千年中国丝绸的活力。

  同时,中丝园长远发展的思路便是,依托中国丝绸文化深厚渊源,以产业创意为理念,全方位展示丝绸锦缎制品及其衍生品的产业链,打造中国优质丝绸品牌和优秀丝绸企业的最佳服务平台。

  从区域优势来讲,处于全球消费和生产方式演变下的深圳产业发展转型需要发展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抓住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全球创意设计之都”已经成为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坐落于深圳龙岗区的中丝园,将是继大芬油画工艺美术基地、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之后,又一配套完善、景观优美、效益显著、运作模式先进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对于以全面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和文化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深圳文化产业来讲,将是意义重大。做好中丝园,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问:中丝园加入本届文博会是以“中国丝绸文化”为鲜明主题的,那么在现场都策划了哪些重头戏?有什么特色?

  答:在文博会期间,我们要展现的就是“中国丝绸文化”的魅力和活力。在活动现场,观众和游客将能看到并体验到中国悠久灿烂的丝绸文化。

  作为文博会唯一的丝绸产业博览交易会会场,中丝园除了将举行“丝绸之路 文化巡演”主题系列活动之外,还将在开幕仪式上启动阿坝州羌绣绣娘深圳爱心之旅,同时还将举行绣染织文化精品展演、“丝绸与人类文明”的大型高峰论坛、中丝园吉祥物征集设计大奖赛、蚕宝宝爱心领养、蚕桑与健康的专家讲座等等精彩活动。

  这些系列主题活动既延续和再现了蕴藏在丝绸文化中的中华五千辉煌文明,又发扬了公益爱心、健康生活、关注儿童教育成长等主题,增强了文博会的社会参与价值和美誉度。

  问:中丝园一开始就以振兴中国丝绸文化产业为己任,请介绍下它的区位优势、功能配套、发展规划,以及如何去接轨国际市场?

  答:作为深圳市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也是龙岗区发展文化那也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中丝园位于深圳龙岗区素有“中国第一村”之称的南岭,它的定位是全国乃至世界丝绸与刺绣科研、学术、技术、市场及衍生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中国丝绸产品最新时尚信息的策源地、全球丝绸创意人才的聚集地和国际丝绸品牌的展示总部。

  在珠三角大背景下,南岭区位优势明显。作为深圳市重要的旅游区,南岭公交畅通全市,铁路有京九、京广等干线,国道四通八达,具备立体式流通格局,辐射香港、澳门,融通全球。

  中丝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主要分为丝绸区、刺绣区、生活配套区、办公管理区、商务配套区等,荟萃旅游工艺品、礼品、保健品、化妆品、家纺、香云纱、服装、服饰、面辅料、棉、麻、天然竹纤维环保产品和文化特色商品等,形成了设计制作、展示交易、科研创新、人才教育培训、物流配送、法律咨询、银行金融、评估鉴定、休闲餐饮等一体化的配套服务链。

  园区全面建成后将对丝绸、刺绣科研、学术、技术与市场及衍生产业的发展,对中国丝绸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巨大贡献,将提升南岭、南湾与龙岗的区位优势,对深圳文化产业的多样性特色和再增长能力起到重大影响,也将接轨世界市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产业的开放和创新,成为国际经济文化活动的载体。

  谈到规划,我们的思路是,从现在开园起,中丝园两年内发展成为珠三角区域性龙头丝绸锦绣产品的专业服务平台,辐射范围以珠三角地区为主;三年内成为全国性龙头丝绸锦绣产品的专业服务平台,辐射范围扩展至整个华南地区,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五年内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丝绸锦绣产品的专业服务平台。

  问:中丝园为什么能够顺利落户广东—深圳—龙岗—南岭?它能为丝绸行业发挥怎么的作用?

  答:广东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是丝绸生产的重要省份,名牌产品“香云纱”更是一枝独秀,中外驰名。现今,广东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外贸出口连续几十年位居全国第一。在泛珠三角经济合作以来,以广东丝绸纺织集团为代表的广东丝绸业的发展将迅速改变中国丝绸业的产业格局。

  深圳,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年青而具备浓郁的创新发展活力,在以文博会为契机下,不久将成为全球知名的文化产业先锋城市。丝绸,在创意发展的产业战略上也将成为深圳文化产业最灿烂的新贵。

  龙岗区委、区政府早已将文化产业作为龙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产业的支柱,提出“一街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创新发展的战略构想,正着力把中丝园打造成为继大芬油画村、三联玉石文化村之后又一个重点文化项目。

  南岭,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下辖的一个典型社区,这个曾是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任总书记到访之地,这个曾由过去称着“鸭屎围”到今日尊奉“第一村”,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也“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腾笼换鸟”谋划产业转型升级,正健笔疾书新的文化产业新的传奇。所以,中丝园落户广东、落户深圳、落户龙岗、落户南岭是时代的使然,也现实的自然结果。

  中丝园为丝绸产业发挥的作用,要从丝绸行业本身这个全局来看。现阶段,我国丝绸业还缺乏有影响力、知名度高的强势品牌,丝绸品类开发狭小,产品也偏于低端。在这些问题背后存在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整个丝绸业缺乏一个既传扬博大精深的中国丝绸文化,又能培育推广最优秀的中国丝绸产品和品牌的高效服务平台。中丝园应运而生,也将在这个意义上去做努力。

  问:中丝园对入驻的企业有什么要求,又做了哪些具体承诺和经营保障?目前已进驻了哪些企业?

  答:中丝园对入驻企业的门槛和要求是明确的,那就是:“重品牌,重质量,重服务”。而且给出的“零成本,低风险,帮你成功,我再分享”承诺也是保障兑现的。园区引入国内外丝绸知名企业,形成品牌聚集地;引入设计、研发等机构和人员,形成丝绸行业时尚、先进技术的发布中心;引入行业主流媒体进驻,让行业资讯和信息快速进行交流和传播;引入培训机构,让行业从业人员不断提升素质和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这些工作,我们都是在一步一步的做。

  目前签约进驻中丝园的都是知名的丝绸企业或品牌,如丝丽、凯喜雅、丝绸之路、江苏顺艺丝绸、华泰丝绸、汉庭丝绸、裕祥源丝绸、依雅萱、日东刺绣、金文云锦、采尚、庄姿妮、源牌集团、天竹联盟、贝利爽、千竹坊、艾可等,基本体现出了 “中国丝绸”的实力和特色。

  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引发全球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并极大地影响了各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和发展趋向。文化正在逐步超越土地、劳动和资本,成为新的重要生产要素。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构筑中国首席丝绸文化服务平台,全面展现中国丝绸文化博大精深、缤纷奢华的内涵形象,整合全行业资源,释放产业效能,扩大丝绸品牌内销市场占有率,推进我国由“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过渡。

网友留言:

标题:

留言:

                 公司简介 | 新闻报道 | 企业历程 | 丝绸文化 | 网上商城| 全国布局|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中丝园)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