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黎 实习生雷璐报道 记者从昨天下午举行的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揭牌仪式上获悉,“突出投融资服务”将成为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一大特色,交易所将从挂牌后的第二年开始,开发并交易包括文化产品期货及期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内的部分类证券化产品。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及中宣部、文化部、国资委等单位领导为联交所、文交所揭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主持了揭牌仪式。
揭牌后,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立即进行了三大合作项目签约,其中包括与深圳市华澳创业投资企业进行的双方战略合作签约,与北京巨成天赐文化传媒公司、深圳市华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的三方战略合作以及发起设立“文化产权投资基金”签约,与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市同源南岭文化创意园有限公司三方,就艺术品融资合作签约。
A探索创造新鲜经验
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因此,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文化产权交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他表示,希望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从交易模式、交易制度、交易品种设计以及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使文化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健康、快速地发展,为中国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创造新鲜经验,取得新的成果。
据了解,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后,将积累运作经验、探索完善交易制度和交易模式。交易所将主要承担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文化企业的孵化加速平台、文化产权登记托管平台等四大功能。主要交易模式有议价成交、拍卖、招标、挂牌流转交易、集中竞价交易、做市商交易和私募发行交易等多种形式。
文交所的交易品种设计主要包括:书画、陶瓷、玉石、古玩、丝绸等艺术品以及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数字产品、工业设计等著作权和版权的转让或授权交易,文化产品期货及期权、艺术品权益证、文化项目投资受益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文化产权交易指数等类证券化产品交易,以及文化企业股权交易等。
B突显三大深圳特点
据介绍,与我国其他城市正在建设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相比,深圳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将根据自己的发展优势和实际需要,形成自身特色。
特点之一是坚特市场化运作方向,与文博会紧密联系,使之成为永不落幕的文博会。据了解,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将通过由文博会公司参股的方式,建立起文交所与文博会的紧密联系,实现与文博会文化产权交易资源的配套服务及功能互补,提升文博会的文化项目和产权交易功能,建立起文博会的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国家级、国际化的平台功能。
特点之二是文化与科技结合,助力创意成果转化。据了解,创意、科技和文化高度融合而产生的新型业态,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的核心所在,也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深圳文交所的建设依托于原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的技术产权交易和制度平台,能够在推进文化产权鉴定、托管、交易的同时,促进科技与文化、创新与市场、成果与资金的紧密结合,更好地满足文化创意成果转化的需要。
第三大特点是突出投融资服务。据介绍,在交易品种设计上,除了一般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股权交易,深圳文交所将更注重通过类证券化的交易品种设计,以促进文化产品、项目的权益化、资本化,从而增强各类文化产权的市场流动性和交易的规范性,更好地提供文化领域的投融资服务。
据介绍,按照产品开发规划,文交所在第一年将以现货产品交易和企业股权交易为主。从第二年开始,交易所将开发并交易部分类证券化产品,包括文化产品期货及期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2~3年后,交易所将开展各类衍生产品交易,包括文化项目投资受益权、艺术品权益证等。时机成熟的时候,进一步研究开发文化产权交易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