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中丝园改写中国丝绸版图 重塑丝绸强国

作者:记者刘文艳 实习生王静来源:中国贸易报发布时间:2010-5-4 10:16:45

(中国贸易报 2010年4月29日 T4)

    丝绸在中国拥有5000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软黄金”。在深圳市龙岗区的文化产业版图中,丝绸正在被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下称中丝园)赋予创意的生命,注入时尚、艺术、健康等全新的理念,在中华文化产业的崛起中探索着创新发展的模式。不但如此,中丝园在短短不到一年的发展过程中,各项活动不断,招商招展工作顺利,成功吸引了50多家国内知名丝绸企业入驻和丝绸大省纷至沓来,创新地走出了文化与传统产业的交融、古典与现代时尚的融合之路。

    中国丝绸的尴尬

    当记者询问打造中丝园的初衷时,中丝园的运营单位、深圳市同源南岭文化创意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彭飞告诉记者一个让人颇为吃惊的消息:“丝绸是中国的‘国粹精华’,透过‘丝绸之路’,我们了解了中国与世界最早的文化交流和贸易走向。然而几千年后,当我们真正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时候,我们最自豪的丝绸业正在没落,‘超级低廉’的出口价格、无品牌概念的大规模机械化刺绣和加工,让我国丝绸业沦为它国‘嫁衣’,为它国不断创造着财富和价值。”

    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丝出口占世界丝贸易量的80%以上,绸缎占50%左右,虽然赢得了在世界丝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但我国丝绸业并没有在经济价值上赢得其相称的地位;虽然中国是丝绸出口大国,但距离丝绸强国还差得很远。

    谋求转变,探求发展之路

    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国近代“丝绸之路”走下坡路的速度,一些早已适应加工的丝绸企业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准备开拓内需市场,准备谋求品牌化发展的转折之路。

    “然而,当真正开始转折时,才发现,目前丝绸市场早已被‘纯棉’等其它布料所取代,对于丝绸属于纯生物蛋白质、含有18种氨基酸、对皮肤的种种好处,几乎无人知晓,”彭飞感慨万千地说。“与此同时,庆鹏集团董事长郑桂泉发现,这次金融危机正是中国丝绸业崛起的大好时期。”

    中丝园燃起复兴希望

    在郑桂泉看来,中国丝绸的转折不仅仅是丝绸企业家的“如梦初醒”,更在于政策的导向,中华五千年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弘扬。为此,他不断在全国各地考察市场,探寻中国丝绸的精华,最终他选择了深圳,因为这里不但是国内服装产业的集聚基地,而且众多服务企业是依靠丝绸而起家的。同时,这里是衔接国内外的最好地区,拥有良好的高端市场资源。

    他的想法不但获得了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市龙岗区政府的高度关注,还吸引了国内最大的丝绸企业广东丝绸纺织集团的入主。“中丝园”带着振兴中华丝绸的梦想诞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丝园”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吸引了国内50余家丝绸企业的纷纷响应和积极入驻,通过丝行、绸庄、锦苑、绣阁主题园的打造,中丝园向人们解读文化丝绸、典雅丝绸、时尚丝绸、艺术丝绸、健康丝绸的理念。“中丝园”以文化创意核心不断发挥作用,构筑起了丝绸文化产业时尚创意的平台,并有效引导人们对丝绸的消费理念,为实现中国有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的转变做铺垫。中丝园相继控股任慧贤绣庄和苏州刺绣研究所,不但解决了绣品无销路的问题,而且承继古老绣法,在传承刺绣技艺的同时,塑造了刺绣手工和原创的价值体系。

    与此同时,中丝园的发展理念还吸引了国内丝绸大省的不断考查和学习。据了解,中丝园目前正在各省市进行复制,并通过与各有关协会、商会、院校等单位的合作,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的活动,正在规划建设“成都中丝园项目”。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目前中丝园已和阿拉伯、约旦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计划在下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举办“中阿丝绸论坛”,以让国内更多的丝绸品牌成功迈向世界。

    而在即将于今年5月召开的第六届文博会期间,中丝园将作为分会场单位,开展“绚丽丝绸·高贵礼品”丝之品交流论坛、“悟蚕·养生”蚕桑与健康文化论坛和“丝响·中国”中国刺绣精品鉴赏与收藏等大型活动,弘扬蚕桑文化,展现现代“丝绸之路”。

网友留言:

标题:

留言:

                 公司简介 | 新闻报道 | 企业历程 | 丝绸文化 | 网上商城| 全国布局|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中丝园)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