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茧丝的几种常用名词及其解释。
1、鲜茧:指从蚕农收购的、未经过烘干处理的,茧腔内尚有活蚕蛹的茧。
2、半干茧:鲜茧通过烘干,烘除了一半左右自由水分的茧叫半干茧。
3、干茧:指鲜茧经过干燥处理,达到规定的适干程度,可以装包入库贮存,供应丝厂陆续缫丝的蚕茧。
4、上茧:茧形、色泽、茧层厚薄及缩皱正常,无疵点的茧。
5、次茧:有疵点,但不属于下茧的茧。
6、内印茧:茧层内层沾有污物或色斑的面积在1cm²及以上的茧。
7、内霉茧:茧层内层霉或蛹体霉的茧。
8、下茧:有严重疵点,不能缫丝或很难缫正品生丝的茧。
9、双宫茧:茧内有两粒或两粒以上蚕蛹的茧。
10、上车茧:可以缫正品生丝的茧,包括上茧和次茧。
11、色泽:指鲜茧茧层的颜色与光泽,茧层外表洁白、光泽正常,茧衣蓬松者为好;茧层外表灰白或米黄、光泽呆滞、茧衣萎瘪者为差;介于两者之间为一般。
12、鲜茧茧层含水率:鲜茧茧层所含水份质量占鲜茧茧层质量的百分率。
13、匀净度:一批茧中,外观正常的上茧,占上车茧重量的百分比。
14、内印茧率:内印茧(包括内印霉茧)粒数对受验茧总粒数的百分率。
15、内霉茧率:是指内霉茧粒数占受检茧粒数的百分率。
16、茧层含水率:是指茧层所含水分重量与茧层原重(湿重)的百分率。
茧层所含水分重量等于茧层原重—茧层干重
17、解舒率:解舒丝长对茧丝长的百分率。
18、解舒丝长:每粒茧添绪一次所得的平均茧丝长。
19、茧丝长:平均每粒茧所缫得的茧丝长度。
20、出丝率:缫得的丝量对茧原量的百分率,出丝率分上车茧出丝率和毛茧出丝率
21、毛茧出丝率(%)=上车茧出丝率x上车茧率x100
22、生丝:是指通过一定的工艺,从蚕茧层中抽出茧丝,并根据线密度要求,把若干根茧丝合并、粘合而纺制成的工业用丝,俗称白厂丝。
23、干重:就是将丝烘干至无水衡量时的质量。
24、纤度:表示茧丝的粗细程度,单位为旦尼尔(D),即9000米丝长重1克,定为1旦尼尔(D)
25、生丝规格以“纤度下限/纤度上限”标示,其纤度中心值为名义纤度。
26、20/22D:表示生丝的名义纤度为21D,生丝规格的纤度下限为20D,纤度上限为22D
27、公量:干重加公定回潮率后的重量。公量=干重x(1+11%)
28、公定回潮率:生丝的价值很高,因其富有吸湿和散湿的特性,所以净量很不稳定,会随着空气中温湿度的变化而增重或减重,因此不便于贸易上作为计价的依据。为了公平合理地进行生丝贸易,国际上将生丝的回潮率统一规定为11%,称为公定回潮率或标准回潮率。
29、清洁:一定长度的丝条上较大的糙疵类节及其种类、数量。
30、洁净:一定长度的丝条上的小型糙疵数量。
31、万米吊糙:指平均每缫制万米茧丝长度发生的吊糙的次数。
32、生丝回潮率:是指生丝所含水分重量与干重的百分率。
33、烘折:是指烘一定量的干茧,需要多少鲜茧。即鲜茧与烘得干茧量的百分比。习惯上指烘成100公斤干茧所需鲜茧量的公斤数。
34、毛折:是指缫一定量的生丝,需要多少干茧。习惯上是指缫100公斤生丝所需干茧的公斤数。
35、茧层率:平均每粒茧层的公量对粒茧原量的百分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