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顾绣、苏绣、蜀绣、湘绣等7大刺绣简介

来源:慧聪纺织网发布时间:2010-11-18 0:00:00

摘要: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著名品种有: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广绣,号称“四大名绣”。此外还有北京的“京绣”,温州的“瓯绣”,上海的“顾绣”,苗族的“苗绣”等等,产地上不,风格各异。


  网扣花边的一种。系先以纱线做成网底,然后再在网底上做花,故名。
  
  织花用各种纱线、丝线、麻线、毛线在织布机上织成带有花纹的纺织品。中国在商代就有很精美的织花丝绸。少数民族地区,用手工编织的服装饰物或生活用品的装饰,流传非常普遍。
  
  蜡染古称“蜡缬”。是中国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民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单等多喜用蜡染做装饰。蜡染的主要方法是用蜡刀醮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纹样,再浸入靛缸(以蓝色为主),后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装饰趣味很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蓝印花布以油纸刻成花板,蒙在白布上,然后用石灰、豆粉和水调成防染粉浆刮印,晾干后,用蓝靛染色,再晾干,刮去粉浆而成的一种花布。一般用作被面、帐子、门窗、衣料、围腰等。中国纺织品的印花技术,早在汉代即已开始。到了明、清,各地民间的蓝印花布更为普遍流行,有蓝底白花,白底蓝花,各具不同的花样风格。
  
  织锦缎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之一。以缎纹为地,以三种以上的彩色丝为纬,用提花机织造。取龙凤、花鸟和景物等为图案题材。花纹精致,色彩绚丽,质地紧密厚实,表面平整光泽。适于作妇女服装、被面等用。
  
  云锦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之一。
  
  南京出产。锦纹瑰丽有如云彩,故名。始于南北朝,盛于明、清。用缎纹提花组织。图案布局严谨,富有装饰性,色彩丰富绚丽,并多以金线显花或绞边。传统品种有*库缎、*库锦、和*妆花三大类。云锦常用图案有花草、鸟兽、虫鱼、瓜果、云纹装和衣帽边饰。建国以来,又发展了许多具有社会主义时代风貌的新品种,如台毯、靠垫、雨花锦、凹凸锦、双面锦等家具装饰和艺术挂屏。
  
  库锦也叫“库金”或“织金”。“云锦”传统品种之一。它的花纹全部用金线织出,花满地少,以充分显金为其特色。清织造局织造的库锦,在缎头部织有“真金库金”字样。其花纹如金银两种线织出,则称“二色金库锦”。另有一种除用金银线外,还用少量几色彩色绒线来装饰局部花纹使织物灿烂悦目的,称“彩色库锦”。
  
  库缎也叫“摹本缎”。“云锦”传统品种之一。是一种本色的提花段,即在缎底上起本色或其他单色花纹。分亮花、暗花两种。还有在部分花纹中以金线织出的,称“装金库缎”。另有一种用金银两种线装饰部分花纹的,称“二色金库缎”。如用单独花叶或小花朵来做图案,素底多而花少,用金线织出,则称“挖金花库缎”。
  
  妆花也叫“妆花缎”。是“云锦”中最华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品种之一。为中纬提花丝织物。多在缎底上起五彩花纹,也有在罗底上起五彩花纹的。配色一般为六至九色,多至十几、二十色。主花多用扁金绞边。妆花花纹部分是用小梭子进行局部织造施彩,称为“挖花”,故相邻的花纹可以任意换色,织出丰富多彩的织品。另有一种叫“芙蓉妆”,配色较为简单,只用各不相同的三四色,在每段花纹进行循环施彩。因其花纹最初多用芙蓉花,故称“芙蓉妆”。
  
  金宝地“云锦”妆花类品种之一。是运用不同光泽的金线特点,以圆金线织成金底,在金底上织出五色缤纷的花纹,并用扁金线织制大片锦纹,衬托其间。织品金彩辉映,灿烂夺目,是云锦中最具特色的传统产品。
  
  蜀锦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之一。产于四川,故名。朱启钤《丝绣笔记》:“盖春秋时蜀未通中国,郑、卫、齐、鲁无不产锦。”又云:“自蜀通中原而织事西渐,魏、晋以来蜀锦勃兴,几欲夺襄邑之席,于襄邑乃一变而营织成,隧使锦绫专用蜀有。”西汉时,蜀锦品种花色甚多,用途很广,行销全国。《太平御览》引《诸葛亮集》:“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费著《蜀锦谱》详列宋代蜀锦名目,并说南宋为了用蜀锦购买军马而严禁私贩。可见蜀锦对于蜀汉、南宋等时代的经济皆曾起重大作用。近代蜀锦仍沿用染色熟丝织造,质地坚韧,五彩缤纷,富有独特的地方风格。传统构图大体可分为“流霞锦”(月华三闪锦)、“雨丝锦”、“方方锦”、“条花棉”、“铺地锦”、“散花锦”、“浣花锦”、“民族锦”等八种。
  
  苏州宋锦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之一。产于苏州,故名。宋锦开始于北宋末年(约公元十一世纪),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产品分大锦、小锦、彩带等数种。大锦又叫仿旧古锦,花样有四十多种。主要用语装裱书画之用。
  
  壮(僮)锦壮族劳动妇女编织的工艺品。主要产地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靖西、忻城、宾阳等县。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则用各种彩色。质地结实,图案别致,纹样精美,色彩绚丽,可作床毯、被面、台布、几垫、挂包、头巾、背带以及壁挂、锦屏等等。传统沿用的纹样主要有字、回纹、水纹、云纹、花卉、动物等二十多种。
  
  近年拉又出现了“朵朵葵花向太阳”、“民族大团结”、“革命生地”、“桂林山水”等八十多种新图案。富有民族风格。
  
  刻丝也叫“缂丝”。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之一。盛于宋代。主要出产地是苏州。织造时,各种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故纬丝不贯穿全幅,而经丝则纵横织品,如附图所示。旧时刻丝著录所说的“通经断纬”,即指此意。其成品的花纹,正反两面如一。刻丝的题材,明、清以来,多系仿制古代的人物,山水、花鸟等绘画作品,技艺极高。解放前,刻丝工艺几乎完全停业,建国后恢复生产。
  
  地毯铺覆地面用的纺织品。种类名目繁多,常以棉、毛、麻线等作原料编制而成。中国生产的编制地毯,唱用强度极高的棉纱股绳作经纱和地纬纱,而在经纱上根据图案扎入彩色的粗毛纬纱构成毛绒,然后经过剪毛、刷绒等工艺过程而成。其正面密布耸立的毛绒,质地坚实,弹性良好,久已驰名世界。
  
  壁挂室内墙壁上的一种装饰品。包括毛织壁挂、印染壁挂、刺绣壁挂、绵织壁挂等。大型的织物壁挂多适用于礼堂、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小型的印染、刺绣壁挂多适用于住宅、卧室等处。
  
  草编中国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草编的原料是利用各地所产的草,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席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深受人民喜爱。主要品种有:河北、河南、山东的麦草编,江苏嘉定、广东高要、东莞的黄草编,浙江的金丝草编,湖南的龙须草编及台湾省的草席等等。

关键字:刺绣 四大名绣 蚕桑 顾绣 湘绣 

网友留言:

标题:

留言:

                 公司简介 | 新闻报道 | 企业历程 | 丝绸文化 | 网上商城| 全国布局|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中丝园)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