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流传1700余年 瑰丽晋绣“重出江湖”(图)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发布时间:2011-5-23 0:00:00

晋绣,是我国黄河流域深扎在民间的一种古老传统工艺,绣法主要为牵绣,立体感强,整体饱满、厚重,以宫廷绣品鞋垫、虎头葫芦为代表作,在晋中一代流传有1700多年之久,极具山西地方特色。但是,一直以来,它“养在深闺人未识”。


 

晋绣一鸣惊人


 

层次分明的晋绣、精细雅洁的苏绣、针路灵活的湘绣、色彩鲜丽的蜀绣……一个个极具地域特色的刺绣艺术让众人大饱眼福。5月13日至7月13日,在深圳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简称“中丝园”,是第七届文博会分会场),将举办为期两个月的“中国24个地域绣种精品展”。


 

5月19日,山西和顺“织女”范素萍载誉而归——其绣品《和谐中国》在刚刚开幕的精品展中夺得金奖。通过该展,我省亦将晋绣首次推向了全国,一时间引起有关人士的热切关注,专家也给予极高的评价:“它具有明显的山西地域风格,就像一颗刚被发现的明珠,充满了光彩……”


 

据了解,此次展览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共同主办,聚集了中国24个地域的绣种精品,包括苏、湘、粤、蜀、杭、晋、绒、发、满、疆、苗、羌、土族等24个绣种,70多幅刺绣艺术精品。


 

就在赶赴深圳领奖之前,范素萍还刚去福建莆田领回了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奖杯(这是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等单位设立的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奖项),她的《和谐中国》与《和谐长寿》分获两项金奖。对于她个人,对于晋绣来说,都可谓喜事连连啊!


 

传授“晋绣”技艺


 

现在得好好介绍一下这位大师级的范素萍了。她出生于牵绣世家——和顺县团北村人,她在祖母教绣中启蒙,从幼时爱好中起步,在挖掘创新中发展,已成为北方名副其实的“晋绣”(牵绣)代表人物。


 

2006年,她在和顺成立了卉峰手工绣艺中心,现有员工百余人(住厂20人,其余在家做活),形成了公司+农户的体系,她则主要传授“晋绣”牵绣技艺,并通过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绣艺培训班,为农村妇女、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平台,包括和顺本县和周边地区(北京昌平县、山西榆社县、左权县、武乡县、忻州静乐县等)。


 

目前,绣艺中心部分产品已申请国家专利,如“母子情”狮虎针葫芦,另外还有一些产品正在申报中。2007年,她又注册了“晋绣”商标,并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心灵手巧而又纯朴善良的她告诉记者,晋绣虽历史悠久,但它又像一棵“幼苗”,为何这样说呢?原来,历史上它以小件为主,比如鞋垫、荷包等生活用品,没有形成专门的工艺品,所以一直没能闯出像四大名绣那样的名声。


 

《和谐中国》有创意


 

在去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她这幅《和谐中国》绣品同样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作品中由六个龙首、六个虎型葫芦、六朵牡丹花、六只小蝙蝠构成六角形,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乃至一切生物的和谐。


 

那是在2009年,范素萍参加了于苏州举办的“中国雕刻刺绣研修班”,《和谐中国》即她此次研修的毕业作品,并摘得银奖。“通过这次学习,提高了我的创作和设计能力,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我多少年封锁的艺术心灵大门,《和谐中国》就是很好的证明,它的整个画面和内容是由古今结合而设计的。”她说,感谢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的推荐,才给了她这么好的“进步”机会。


 

而此前,范素萍还拜段改芳(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师,虔心求教。段老师为爱徒写下这样一首小诗《赞“才女”范素萍》:和顺“才女”范素萍,纤手紧执绣花针,针针线线蕴灵性,编织瑰丽繁华锦。


 

段改芳老师介绍说,南方的刺绣是软质绣,而山西的是硬质绣,所以晋绣俗称“硬绣”,可以多层次叠压组合,浮雕感更强,形成了立体绣。范素萍既很好地继承了传统技艺,又有所创新和突破,眼下已有很多人欲出高价收藏她的作品,而且已被选为山西特色外事礼品。


 

“山西刺绣也是好样的!”


 

就在今年5月初,范素萍刚刚加入了中国刺绣专业委员会,被聘为理事。从此,我们“晋绣”也名列中国刺绣16种刺绣之中。


 

“为了把我们山西刺绣在刺绣行列中画上一笔,真正地和四大名绣站在一个台阶上,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艺术创作之中,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息,把‘晋绣’商标打造成品牌产业,把这门手艺传遍山西的每个角落,让更多的妇女掌握,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让国人称赞,让世界人刮目相看。”她的话掷地有声,坚定有力,“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山西刺绣也是好样的,要把传统工艺和科学结合在一起,为山西的文化产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她还强调,只有创新才能进步,只有设计才能引领文化艺术的潮流,才能肩负起时代的重托。


 

最后,她透露了自己的创作计划,将打造“和谐”系列绣品,一共包括15幅,目前已有《和谐中国》、《和谐长寿》、《和谐天地》3幅,此后将陆续推出……


 

链接:


 

晋绣(牵绣)一般采用多层布裱糊后形成的硬质底,刺绣时每一针每一线必须用力牵紧。它的起源要追溯至公元前513年古晋国先君晋献公时期。


 

晋献公在他大婚之际,令宫中能工巧匠用落金片制作十种果子造型的金花缀于鞋上,然后让新娘子姜氏穿上“十果鞋”,意在宣扬晋国吞并十国(国谐果)的丰功伟绩。姜氏还提倡晋国女子出嫁时都应像她一样穿上此鞋。此俗渐渐流传于民间,然而民间无金箔等贵重物,聪明的百姓就用彩线绣出。

关键字:晋绣 

网友留言:

标题:

留言:

                 公司简介 | 新闻报道 | 企业历程 | 丝绸文化 | 网上商城| 全国布局|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中丝园)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