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闯入宝山赏奇珍

作者:李可心 实习生 王晓芳来源:深圳晚报发布时间:2011-10-28 0:00:00

参观点:深圳报业集团——雅昌艺术馆——大芬油画村——南岭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

  现场特写:昨天市民来到报业集团旗下的“深圳新闻网”和“文博会艺术品展览中心”,近距离感受深圳报业集团的变化。网络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但网络后面的“面容”知之者不多。昨天,市民有幸走进“深圳新闻网”,与网络近距离亲密接触。“蓝箱其实是虚拟演播室的一个道具,你们真正看到的播出画面都是后期合成的。”在深圳新闻网的虚拟演播室里,新闻网副总编辑胡宝祥为大家“解密”蓝箱的工作原理,解除了不少市民心中的疑惑。
      

  “原来如此,看了这么多年的天气预报,我说怎么播报员对地名能指得那么准呢,原来是蓝箱在起作用!”60岁的朱仁芳十分感慨,“现在新技术发展真快,今后一定要补补网络方面的知识。”

  而在文博会艺术品展览中心,这个借助文博会公司拥有超千幅书画藏品的基础搭建的中外艺术品展示和交易平台一下子吸引了市民。许多市民一边听着文博会公司书画艺术部经理苏国亮的详细讲解,一边驻足于各种艺术精品前,久久不愿离去。市民江菊便对一幅人物工笔画赞不绝口,“这么细腻的功夫,没有几十年的功底是画不出来的。”江菊说,深圳的发展非常快,但平时自己感觉到的变化更多体现在城市建设上,这次参观却让她感受到深圳文化博大包容的一面。

  未来蓝图:为开创“立体性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深圳报业集团今后还将推出包括加快“深圳创意信息港”产业园区规划在内的多个“动作”,同时深圳新闻网也将做大做强,“文博会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也将尽快启动。   雅昌艺术馆: 世界艺术精品“纷至沓来”
          
  精彩介绍:雅昌集团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的龙头企业,旗下的雅昌艺术馆打造独特的“雅昌艺品”文化创意品牌,开展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西方经典油画、明清官瓷等艺术品的高仿真授权复制工作,使“深居殿堂”的艺术瑰宝得以走近“寻常百姓家”。

  现场特写: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后的晚餐》……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艺术精品,都齐齐出现在市民眼前。昨天,“文化之旅”的市民来到雅昌艺术馆参观,馆内数百幅高仿真艺术精品让他们大饱眼福。

  “有10只虾说明是齐白石早期作品,8只则是中期的,5~6只肯定是他晚年所画。”在馆内齐白石艺术空间,不少市民对导游的这一解说很感兴趣,市民李家丽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舞蹈老师,对文化很感兴趣,这次特地推掉工作带小孩来参加。“不虚此行,看了这么多名画,还学到不少知识,这不,今后看齐白石画的虾,我们心里就有谱了!”李家丽开心地说。

  未来蓝图:今后雅昌艺品将继续携手政府、企业、学校等,在各地巡展并举行艺术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可以近距离欣赏世界的书画精品,共享人类最珍贵的文化财富。

  “中丝园”:
  精美丝绸让大家迈不开腿
精彩介绍:“中国南岭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虽成立只有两年,却在深圳搭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丝绸文化展示平台,园内的丝绸博览馆对丝绸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和宣传,同而园内聚集的国内近40个丝绸知名品牌,则为大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丝绸制品。
        

  现场特写:“没想到在深圳能看到这么全的丝绸文化……太长见识了。”63岁的市民廖正民告诉记者,以前他以为深圳太新,没有传统文化,这次旅程让他意识到,深圳不仅有,而且还非常棒。廖正民说,这次旅程不仅让他了解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丝绸文化,更让他对深圳文化刮目相看。

  园内丰富多彩的丝绸制品让很多市民都迈不开腿。市民邓琪告诉记者,作为80后,平常都“泡”在网上,对传统工艺知之甚少,这次行程让她大开眼界,“这么精湛的制作,足见我们民族的文化真是了不起!”

  未来蓝图:创意园今后将针对中国丝绸文化的特色,加大对丝绸文化的科研、设计和经营理念的创新,同时以深圳为基地,将创意园布局到全国各地,再现中国丝绸文化的辉煌。


  记者手记
  露了“马脚”
  长了知识
  昨天的活动也是晚报“记者走基层”的一个特别策划,于是记者提前对“景点”做了些“功课”,参观时客串了一把“导游”,与真导游一起为市民们讲解。虽说功课做了不少,但等市民提出一个个“刁钻”的问题后,我这个“临时导游”还是“露了马脚”。

  “哪里的丝绸最好啊?”“高仿真艺术品都是什么比例?”……每到一个参观点,好奇的市民总是连珠炮似的抛出一个个问题,让记者手忙脚乱,遇到无法回答的,更是张口结舌,只好赶紧招呼真导游来“解围”,然后一边感叹导游不好当,一边跟市民一起虚心学习,了解新知识。

  真是“不问不知道”,一趟“文化之旅”下来,记者也跟市民一样,对深圳文化建设的知识长进不少。记者头一次知道深圳也有丰富多彩的丝绸创意园,不用到苏杭,一样买到上等丝绸;第一次发现,原来只需几百元,就可以将惟妙惟肖地艺术精品捧回家……

  变身导游,换的不仅是身份,更是一种角度,这让记者更加近距离地与市民接触,让记者更深地了解深圳的文化建设,原来市民对文化有着这么多的期许,原来深圳的文化早已有着不一样的辉煌!(李可心)

网友留言:

标题:

留言:

                 公司简介 | 新闻报道 | 企业历程 | 丝绸文化 | 网上商城| 全国布局|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中丝园)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