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在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有一处遐迩闻名的“中丝园”。矗立着丝行、绸庄、锦苑、绣阁、翰墨轩、绫罗街等一幢幢古朴典雅的建筑,灰白色调、木制楼牌、竹栏亭台,错落有致。近日,记者来到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探营发现,这里作为国家级高档丝绸与刺绣制品的时尚创意园区,被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深圳市重点文化产业等诸多荣誉,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丝绸文化产业的“航母”。作为本届文博会分会场,中丝园与去年相比有五大亮点,精彩纷呈,令人向往。
亮点一:丝绸文化博览馆是主展馆
在中丝园的十几栋楼群中,“中国丝绸文化博览馆”是今年的主展馆。从上届文博会后,深圳市同源南岭文化创意园有限公司就决心改变传统的敞开式布展,陆续投入上千万元,对主展馆进行全新改版,以崭新的面貌恭候海内外嘉宾,以最时尚的形式讲述中国丝绸的故事。 记者一进“序厅”,《丝绸之路》电子幕墙就柔和地感应明亮起来,只见配有甲骨文的桑叶、蚕茧、丝线、绸缎等墙体洋溢活力,一股浓浓的丝绸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大幅电子示意图,清晰延伸陆地、草原和海上三条丝绸之路。展陈面积达5000平方米,经过巧妙布局,以声光电科技元素述说中国丝绸五千年的文化史、文明史。 “丝绸文化厅”,从嫘祖养蚕、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等辉煌的丝绸之路,架起了中国连接世界的桥梁;“丝绸工艺厅”,一台1.3米宽、6米长、4米高的大花楼织机格外抢眼,一问才知道,这是江宁织造的。这里还有桶装丝、绞装丝,提花机、无梭机等实物资料,系统介绍蚕桑、丝绸、织染的过程;“丝绸艺术厅”让参观者欣赏缂丝、云锦等当前刺绣织锦艺术难见的精品,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染、织、绣、编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 在“丝绸艺术厅”里,还详细介绍苏、湘、粤、蜀四大名绣,以及京、汉、杭、晋、汴、甬等25个绣科的分布。展出收藏的一批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品。其中已故苏绣大师任嘒閒的精品《一团和气》、《白猫图》,声誉远播;金文大师的南京云锦《万历真金孔雀羽龙袍》(复制品),是用非洲孔雀羽毛和丝线绣制,龙爪、三山、牡丹等活灵活现。
亮点二:全国知名丝绸品牌汇集展销
中丝园内有丝行、绸庄、锦苑、绣阁四个主营区,汇集了国内外顶级高端丝绸知名品牌。 寻幽绸庄,一股传统丝绸文化与现代时尚融合的魅力扑面而来,眼前的丝绸品牌服饰、服装、丝绸面料,洋溢着独特的东方神韵,参观者可以在这里选购喜欢的服装、服饰和纪念品。 探访丝行,这里则是展现丝绸文化的礼品、保健品、化妆品、家纺和家饰品等交易平台。 欣赏锦苑,是床上丝绸产品专题展。那些丝绸的衍生品,包括棉、麻、天然竹纤维等等,已经是如今最时髦的环保低碳产品,让记者感觉这里简直是天然的家庭生活“氧吧”。
亮点三:桑蚕科普培训 现场学习刺绣
中丝园以传承和弘扬丝绸文化为宗旨,集创意设计、科研创新、展示交易、旅游休闲、情景购物、青少年素质教育、互动体验等功能为一体,2009年以来,每年都与深圳市科协联合在全市中小学派送蚕宝宝近5万盒,引导学生感受桑蚕丰富的生命形态,组织学生前来体验中心参观学习,得到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弘扬丝绸文化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是中丝园的一个口号。从本届文博会开始,中丝园与教育部门联合举办蚕宝宝爱心领养大行动、丝绸扎染、丝绸手绘、手工刺绣等系列体验活动,以蚕桑、丝绸的体验活动,引导孩子和家长们回归和传承“尊重生命,和谐家庭,慈孝为先,绿色环保,忠诚守信”等中国主流价值观。
亮点四:舒适优美的园区园林环境
古朴素雅的建筑群,简洁明快的灰白色调,东方韵味的木制楼牌,别具匠心的竹栏亭台穿插其中……置身于中丝园仿佛回到了江南园林小镇。 为给进园游客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和优美环境,中丝园在丝绸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园区园林环境的改造上大下功夫,新建中心舞台广场、文化连廊和盆景花卉观赏区,使游客走在中丝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丝绸文化氛围和优美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亮点五:各省市区复制“中丝园模式”
中国丝绸文化博览馆有一块电子展板,讲述着“中丝园模式”在成都、海口等地成功移植,以及在上海、广西、西安、苏州、厦门等十几个省市区的筹备起步。 何谓“中丝园模式”?即集创意、设计、科研、推广、品牌、展览、交易、物流、旅游、教育、政府采购、国际贸易的主题公园;也是一艘中国丝绸刺绣文化产业的巨型航母。 目前,中丝园整合中国丝绸行业资源,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真正站在了全国乃至世界丝绸刺绣的制高点,推动我国由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过渡。人们有理由相信,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将以深圳为起点,把奇迹和美好延伸到遥远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