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宋锦、云锦代表了自汉代以来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织锦工业发展高峰阶段的工艺水平,是我国传统织锦的代表。
蜀锦成都以生产锦而获得锦城、锦官城的美名。蜀锦即是指四川成都地区制造的花锦,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春秋秦国的惠文王年间。蜀锦兴于秦汉,盛于唐宋,衰于明末,清代中晚期得以恢复,近代再次陷入危机。蜀锦技艺已延续了两千多年并一直秉承古老的传统,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传统手工技艺。
蜀锦品种繁多,传统品种有雨丝锦、方方锦、铺地锦、民族锦、彩晕锦等,其中尤以色晕彩条的雨丝锦、月华锦最具特色。雨丝锦是利用经线彩条宽窄的相对变化来表现特殊的艺术效果;月华锦则是利用经线彩条的深浅层次变化和独有的牵经方法织制而成。蜀锦大多以经向彩条为基础起彩,并在彩条上添花,其图案繁华绚丽、精细典雅、独具一格。
宋锦苏州宋锦的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南宋时期开始用于袍服衣着和书画装裱。常见图案共有四十多种。明清时期,宋锦使用范围扩大,特别是康熙、乾隆年间,宋锦达到全盛时期。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极乐世界织成锦图轴”就是乾隆时期苏州产生的重锦,堪称稀世珍宝。
宋锦织工精细,格调高雅,是一种以经线和彩纬同时显花的织锦,宋锦的类别,根据织物的结构、技艺的粗精、用料的优劣、织物的厚薄以及性能的不同,分为重锦、细锦、匣锦和小锦四类。
宋锦以变化的几何形为骨架,内填自然花卉、吉祥如意纹等,色彩艳而不俗,古朴高雅,是中国丝绸传统技艺的杰出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云锦云锦产于南京,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是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代均为皇家御用贡品,代表了我国织锦工艺的最高水平。云锦主要有织金、库锦、库缎和妆花四大类,它是用传统的大花楼木织机、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通过手工操作织造来完成的。
南京云锦的织金工艺约始于元代,彩色妆花织金工艺于明清两代兴隆起来。图案精美、纹彩华丽的妆花云锦是运用盘梭妆彩,分区挖花,以五光十色的真丝线和真金、银线为原料,依靠传统的大花楼木织机,用手工织成的。现在,云锦中唯有妆花的挖花盘织、逐花异色仍只能用手工完成,是难度最大的织锦工艺。这种操作劳动强度大、工艺水平高,老艺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一抡、二掀、三抄、四会、五提、六捧、七拽、八掏、九撤”的拽花要诀。织手要做到的是:足踏开口、手甩梭管、嘴念口诀、脑中配色、眼观六路。
南京云锦中包含的文化、科技内涵十分丰富,可以为中国工艺史、科技史、文化史提供实证材料。胡占莉 整理
中国丝绸协会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协办
云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