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

来源:深圳商报发布时间:2009-4-1 13:56:18

南岭村去年集体经济总收入2.4亿元,人均年纯收入15万元,上缴税收1.5亿元
 
  风景秀丽的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
 
  龙岗区委书记余伟良(右二)在南湾街道调研加快“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建设。
 

  核心

  提示

  3月6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团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的《加快珠三角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发言,引起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高度重视。汪洋指出,“南岭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好经验好做法,可以在全省推广。”

  南岭村究竟有何妙招能在金融危机中突出“重围”?3月13日晚,记者在深圳机场专访了刚从北京参会归来的张育彪代表。

  他表示,回到社区,要迅速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好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人大的会议精神,加快推进社区产业转型升级,增强集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为深圳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加快珠三角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问题你(指张育彪——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关心,我也关心。你们南岭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好经验好做法,可以在全省推广,抽时间我到你们那里去看看。你提出的村级集体经济税负过重的问题有普遍性,我们要请中央有关部门到广东调研,争取支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张育彪“南岭村好经验,全省要推广”的指示,极大鼓舞了龙岗区及南湾街道领导,他们立即组织学习领会汪洋书记指示精神,决心紧紧抓住南岭村经验,在全区全街道大力推广,让南岭村经验带动全区及各街道企业实现产业调整,升级换代,蓬勃发展的强势局面。

  3月11日上午,龙岗区委书记余伟良,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熊国伟等区领导,在南湾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健如等的陪同下,来到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考察文化产业中丝园的建设进展情况。庆鹏集团董事长郑桂泉向龙岗区、南湾街道领导详细介绍了中丝园项目目前进展情况,余伟良对中丝园工程进展和筹备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据介绍,目前中丝园园区有7家施工单位在同时施工,已经完成总工程的40%左右,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接下来进入装修阶段。由于近期雨水较多,工程将于4月中旬全部完工。在工程进展如火如荼的同时,招商、运营、培训等各项工作都在同步有序展开,保证中丝园5月份作为第五届文博会分会场开园营业。在招商方面,引进的全是行业知名品牌企业和机构,如广东丝纺集团产品展示及研发中心、中国美院东方国品牌、天竹联盟等等。中丝园项目不仅得到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商务部、文化部的高度认可,要求在行业内大力宣传和推广。

  余伟良表示,中丝园目前的建设和筹备情况非常好,要打造成为文化精品工程,注意提升园区绿化环境,龙岗区委区政府将全力支持中丝园建设和成为本届文博会新分会场,彻底整改园区外围环境,并要求南湾街道办就园区外围配套改造和拆迁问题与企业做好沟通和协商,要保证项目如期开园营业。

  南岭村社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占地4平方公里,有240多户村民家庭,800余人口。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已有41家企业,其中来料加工企业17家,三资企业24家,村集体资产从初期的不足7000元发展到现在的13亿元。

  过去的南岭村集体经济是以出租厂房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物业经济发展模式,走的是粗放式管理之路。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也给南岭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致使一家企业倒闭,一家企业外迁,10家企业要求减租。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南岭村人不退缩,危中求机。2008年,南岭村社区股份经济依然平稳发展,集体经济总收入2.4亿元,人均年纯收入达15万元,上缴税收达1.5亿元。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从转变思想观念突破发展误区、传统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社区股份公司经济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等三方面,道出了南岭村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把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到最低程度的成功做法。

  张育彪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转变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农民种田希望种高产田,我们的厂房要建高效益的厂房,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化。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必须转变发展理念,传统产业不加快升级步伐,就会被动发展,短视发展,我们以后会遇到更多、更大的危机。要解放思想,就要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机遇,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以确保珠三角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珠三角城乡一体化。

网友留言:

标题:

留言:

                 公司简介 | 新闻报道 | 企业历程 | 丝绸文化 | 网上商城| 全国布局|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中丝园)版权所有